说“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多数时候是由一群三流科学家组成”
还碰到得错奖的两个人
很多人以是否得奖来评价人,甚至用是否提名来评价人,对于真正懂科
学的人来说,不是隔靴搔痒、就是花边新闻。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虽然不是所
有时候,但是多数时候是由一群三流科学家组成。因为它历史悠久,颁奖囊括了
很多著名科学家,形成了它的声望和权威。实际上,错误从开始到现在贯穿诺贝
尔奖历史。就在近五、六年,错的也不只一次。得的有错的,不得的也有错的。
所以,不能单纯以得奖名单来说明某个学科哪个工作最重要。虽然得奖可以影响
知名度,真正重要的研究,同行自然多数能判断。不重要的,就是得了奖,也会
被同行中尊重事实的人所鄙视,虽然一般人不愿公开出来说。
诺贝尔奖发错的频率,每十年不少于一次。二十一世纪不过六年,生物发奖
有问题的就不只一次。我碰到过两次笑话。有一位不该得奖的人在中国演讲,学
生提问很严,其他美国教授私下乐开了,他们不好讲的意见,中国学生提问中都
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美国一个教授得奖,他的同事和我一起开会,我提起来,
她也笑说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得。
所以,诺贝尔奖发对时,可以用来介绍某个科学研究领域。但不是说,
当委员会做出低劣的决定以后,其他人都必须认同、或需要解释委员会的行为。
顺便说到,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个“二十一项值得得诺贝尔奖的工作”,有些
人误解成我在预计谁得奖,其实,我是说什么工作值得得奖,不是预计。并不难
想到有些科学家有能力运动到诺贝尔奖,可是我不觉得他们的工作值得得奖,所
以我没有写在那篇短文里。就是后来他们得了,也不能使懂行的人对其学术水平
的评价有所提高。
不得奖,并不表明成就低于得奖的人。胰岛素是一例。中国参与做胰岛
素的几位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并不一定低于得了奖的美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