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言真轻的英文门都未入
送交者: 福村 2008年12月20日19:51:0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看了言真轻的几个帖子,一直觉得其对英文的了解甚是有限,这回看到他用英文,才知道岂止有限,根本门都未入,连其自己如此推崇的英文最基本的语法都不懂。举其此帖中的例如下: 言的原文:is there any problems not addressed (错误:动词单复数搞错)。 纠正:Are there any problems not addressed? 言的原文:if there is issues not be touched? (错误:一、动词单复数搞错,二、后面的 be 在这里是多余的) 。 纠正:if there are issues not touched? 言真轻写的题目是语言比较,命题结论又往往博大得需写书才能讲得清楚,人们会以为他对中文及至少一门外文相当的精通,有过系统的研究。想不到是这样的英文程度。简直儿戏。 另外言又犯了其屡犯的逻辑毛病。如其在贴中说英文的“One China Policy”就是比所谓的“一个中国”要清晰,要干净,也少争议 … ”也不知其如何就演绎出这些结论。对其推崇的英文表达,可套用其对中文表达一模一样的批评,“China”,到底是“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还是“Republic of China”或还是历史文化传统中的那个古老的China?” 思维混乱,可见一斑。 ---------------- 附言的原帖: 问题是汉字连最基本的概念都表达不清 比如“中国”,到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或还是历史文化传统中的那个古老的国家?如果这个概念不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宪法开篇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个错句。它说:“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你说这句话到底说的是啥? 人家英文只用China,即不牵扯“国”也不涉及“家”,“One China Policy”就是比所谓的“一个中国”要清晰,要干净,也少争议。两岸争来争去,也说不清这所谓的“一个中国”到底是哪个“中国”。 汉语词汇非常贫乏,连基本的“问题”都说不清到底是:problem,question,issue,matter,concern中的哪一个。中国人开完会,主持人问:还有问题吗?到底是啥意思?是: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is there any problems not addressed, or if there is issues not be touched.... 中国人现在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总说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外:革命,共产主义,民主,公平,平等,法律,政党政治,法制,法治,。。。,系统,鲸鱼,哺乳动物,动物(Moving Object?),。。。几乎汉语词汇中就没有一个干干净净的概念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它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Problems)”。
0%(0)
0%(0)
  不懂英文者最容易崇拜英文 - aa88 12/21/08 (171)
  中文里没有单复数概念造成的 - Outlooker 12/21/08 (232)
    言等是中文的牺牲品? - 福村 12/21/08 (147)
     - 万尊 12/21/08 (186)
      有一次他写出“I thought it is...”, - 给点智商吧 12/21/08 (204)
        这在他是个错误 - 但是, - 万尊 12/21/08 (220)
          I thought没错,后面要接it was,这是他的问题。  /无内容 - 给点智商吧 12/21/08 (173)
            被驴踢过的只知时态的一致性,却不懂陈述科学事实不用过去时! - 言真轻 12/21/08 (153)
              别冲俺发飙啊,楼下福村的帖子正好回答了你。你有不同意见吗?找他说去,嘻嘻。  /无内容 - 给点智商吧 12/22/08 (130)
          你连文字和语言都分不清?对你来说汉字和汉语,英文和英语都是一  /无内容 - 言真轻 12/22/08 (157)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耶鲁大学Stearns教授指责北大学生剽窃
2007: 谈“为贺绍强回国捐款”
2006: 我知道的清华帮新一代:王歧山、习近平
2006: 科技人才探源(五)--科研人才和环境
2005: 中国的院士=社会和科学的公害吗?
2005: 我在哈佛的读书生活
2004: 广义信息论的又一重大进展:计算质子中
2004: 陪伴吴大猷三十余年的义女吴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