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源远流长,一些语汇的涵义难免变化,于是便会产生误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小时背诵的第一首诗。老师对“床前明月光”的解释是:明亮的月光撒在诗人睡觉的床前。从此牢牢记住,不曾产生任何疑问。
小学一位同学,如今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偶尔从她那里得知,李白“床前明月光”的“床”,其实并非供人睡觉歇息的床,而是水井围栏。诗人在院中井边盘桓,望明月而生思乡之情。乍听之下,先是吃了一惊,细细琢磨,这种新解(对我而言是“新解”,其实恐怕是“旧解”、“正解”)确有道理。试想,诗人当时客居他乡,是在湖北,即便困顿潦倒,无钱举火,也断不至屋内下霜。既然绝无可能,诗人再去怀疑,就显得矫情,与诗人的风格相悖。
从“此床原非彼床”受到启发,查看资料,果然又发现一些以往的理解错误。比如,李白另一首诗中“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船”,并非舟船之“船”,而是衣襟。过去也曾疑惑,皇帝既在船上传召诗人,诗人纵然恃才傲物,总不会斗胆傲到天子头上,抗旨不遵吧?如果“船”是衣襟,就通晓明白了:诗人狂放不羁,即使去见万岁爷,也敢拿一拿不修边幅的名士派头 --- 当然,诗人并不讳言,这要借酒壮胆儿。
再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落霞与孤骛齐飞”时,脑际总是浮出这样一幅图景:在晚霞映红的天际,一只野鸭振翅疾飞。同时,还要赞叹文中有画。结果,又是误读误解。学者是这样解释的:“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土人谓之霞。”诚然,飞蛾不及晚霞美丽,但终归不能以自己的臆想附会古人文句。
由此,总要时常提醒自己,读书或可不求甚解,但切忌不可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