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不准不是因为系统测量误差导致。否则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证明它。测不准原理具有很深的量子物理的根源。
(2)试图用因果关系来推导物理系统的状态,进而绕过测不准原理是徒劳的。比如,对一个“单色”粒子,有人会声称只要精确测量“色”--动量,不去测量位置,而用数学的方法推导出粒子的位置,不就打破了测不准原理了吗?这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之一。牛顿说过,给我初始条件,我能告诉你世界的将来。问题是,要推导出粒子的位置,或告诉你世界的将来,必须知道初始状况。不幸的是,在量子物理的框架下,测试初始状况,包括了对许多对“共轭量”的测量,而它们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定。就单色粒子的例子,初始状况的”快照“就包括,T0,P0, 和R0,其中《P0,R0》就是一对“共轭量”。其实,上面是用经典物理的思路来解释。用量子物理的观点来看,理想“单色”粒子,它的波涵数是分布全空间的。你不知道它在那里。一旦你精确测定它的位置,它的波涵数就是空间的DELTA涵数,就不是“单色”粒子了,它分布在全动量空间。
(3)对系统的测量,不管是“偷看”还是“偷听”,多么“偷偷摸摸”,“轻手轻脚”,都是对系统的微扰,原来的系统状态便被打破,原来波涵数在“做爱”的,便因为有了第三者,坏了人家的好事。
(4)在更好的理论下,也许测不准原理将被打破。但在现有的量子物理框架下,包括量子场理论,弦论,测不准原理不会被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