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跟帖
大躍進使得化纖塑料在幾乎一無所有下起步 (3)
送交者: lesson 2008月08月03日08:04:0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解放前留下的化纖塑料底子幾乎等於零 (2)lesson 於 2008-08-03 08:01:02
大躍進使得化纖塑料在幾乎一無所有下起步


  1958年大躍進,我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除了把主要精力用在建設獨立的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上——也就是自行生產製造成套設備的機械工業體系外,也搞了其他工業部門,化纖和塑料就是那個時候起家的。沒有大躍進起家,就沒有以後的發展。但不過是個起點,這些工業的真正建立,還得歸之於以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帶來的第二次大躍進運動。正是文化大革命帶來的第二次大躍進,才使得我國工業變得門類比較齊全,比較完整,並且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

  1958年我國的有機合成從一片空白開始,白手起家試製出塑料、糖精、人造纖維、活性染料、有機硅樹脂,氯丁橡膠,合成洗滌劑等有機化學產品。我國的化纖工業也正是在大躍進中開始起步的,但主要限於粘膠纖維。

  首先,解放以來從1956年起安樂人造絲廠終於修復設備,並自己製造了一些設備,於1958年4月30日正式開工,紡出國內第一批粘膠長絲,向五一節獻禮。這就是現在的上海第四化學纖維廠。大躍進中全國大搞化纖,該廠不斷探索試驗,先後用棉絨、稻草、甘蔗渣、毛竹等試製的漿粕進行紡絲,獲得成功,為全國各地化纖廠開闢廣闊的原料來源。下面會說,甘蔗渣就是廣東省首先試驗,請安樂廠試抽絲的。

  大躍進中首先搞的化纖工業就是粘膠纖維,也不能不是粘膠纖維。也就在那時開展了大搞小化纖的群眾運動,一些棉紡廠、印染廠利用空閒房屋和部分舊設備,因陋就簡辦起“化纖小土群”製取粘膠短纖維和漿粕。上海第一化纖廠、第五化纖廠、第六化纖廠、第七化纖廠、第十二化纖廠等都是這樣來的。廣大職工在沒有生產經驗、沒有定型設備下,採用簡易方法成功探索出粘膠纖維生產工藝技術,闖出了中國小化纖生產的新路。上海第一化纖廠此時名為上海人造纖維廠,形成年產800噸的生產能力。

  1956年由西德引進5000噸粘膠纖維絲設備,興建了保定化學纖維廠,1960年7月4個紡絲區建成投產。不過生產一直不穩定,經過文化大革命一直到1970年才解決。但是保定化纖的技術及培養的人才對其它化纖廠具有重要意義。

  1960年5月紡織工業部向中央呈送《關於紡織工業發展方針的報告》提出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並重,七月份確定了一批粘膠纖維廠的建設。八月國家計委正式批准建設南京化學纖維廠,1961年初第一套國產自製設備研製成功,首先在南京化纖廠試驗。1961年4月正式動工,1964年4月投產,生產能力為每年3400噸,成為江蘇省第一家化纖廠。

  1960年,上海市紡織工業局在浦東籌建安達化纖分廠,年產3400噸粘膠短纖維,上海市紡織工業局設計室承擔全部設計,採用國內自行設計製造的粘膠短纖維成套設備,1962年正式投產。

  除了粘膠纖維以外,大躍進還對合成纖維作了最初的嘗試。試驗了維尼綸、錦綸、腈綸的生產。

  1958年上海按照中央關於“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並舉”的發展方針,成立化纖廠籌建委員會、化纖籌建辦公室。下設錦綸6、錦綸66、腈綸、滌綸、氯綸、粘膠、醋酸纖維7個建廠組。從紡織業內抽調幹部和技術人員參加工作。並在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設立化纖研究室。3月初,在天山路350號籌建年產550噸合成纖維實驗工廠——現在的合成纖維研究所,邊籌建邊開展研究,僅月余,在實驗室首次紡出腈綸和錦綸6纖維,一年後正式投入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同時,還試紡了錦綸66、滌綸、醋酸纖維長絲等。除了錦綸66整套紡絲樣機、醋酸纖維干紡樣機及部分冷凍設備進口外,其餘設備均參照國外資料,自行設計製造或利用舊設備改裝而成。

  1958年5月上海天原化工廠興建年產6000噸聚氯乙烯車間。9月華僑化工電解廠,現在的上海滌綸廠與化工部上海化學工業研究院合成材料室共同研製成功國內第一批滌綸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醇酯,簡稱聚酯。

  六十年代初,我國自行選型、設計、製造成功第一套國產錦綸6生產設備,通過試車、鑑定列為紡織工業部的定型產品。生產規模為錦綸長絲100噸,錦綸短絲500噸。1964年10月成為上海合成纖維廠。

  大躍進時,一方面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研究製造化纖生產技術,另一方面也積極引進國外技術。1959年,從民主德國引進全套設備和技術的中國第一套合成纖維裝置——北京合成纖維廠正式投產,生產出3種錦綸纖維。

  滌綸的生產技術比較複雜,但是在那火紅的大躍進年代,儘管我國幾乎沒有什麼基礎,還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了研究和設計。建成了兩套滌綸長絲熔融紡絲中試裝置,其中一套在1960年由大連合成纖維研究所前身建成,年產15噸。設備仿蘇,不少還是自製的土設備。這自然會招來洋奴買辦的嘲笑,他們眼裡只有財大氣粗的外國主子。但這是一個起點,對我國來說是開天闢地的第一次。沒有這個起點,那會有以後自己的化纖工業設計和製造能力。這一試驗成功後,1967年該所就建成國內第一套年產300噸的滌綸短纖工業化生產裝置。

  經過大躍進,人民群眾開始知道粘膠纖維、人造革、塑料和洗衣粉。1960年我國化纖產量達到11000噸,比1957年增長了50多倍。和以前比塑料產量大幅度增長,1962年為1949年的215倍,日用塑料品產量比1957年增長1.4倍,人造革538倍。聚氯乙烯比1956年開始生產時增長23倍。在那大躍進的、火紅的史詩般的年代裡,我國已經開始試設計和建設化纖廠和塑料廠,有機原料已經開始生產。塑料品種由幾種增加到20種。那都是很了不起的成績。

  增長倍數不能說不高,但這是與幾乎為零比的。塑料和化纖、洗衣粉等在人民群眾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是很小。1958年我國的棉花產量3938萬擔,11000噸化纖只相當於22萬擔棉花。遠低於棉花的百分之一。

  1961年和1962年,劉鄧路線和陳雲一夥大刮“下馬風”,化纖工業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1961年化纖產量只有大躍進的1960年的一半,1962年也只有1.36萬噸,幾乎沒有增長。但在大躍進中我們摸索了技術,決不是可有可無的,甚至還有創新。


蔗渣革命:大躍進中在底子為零下的創新


  我國儘管底子幾乎為零,在火紅的大躍進年代裡還有創新。為解決紡織原料緊缺,廣州組織化學纖維的研製。1958年4月市紡織工業局人造纖維研究試驗小組利用甘蔗渣研製成功4噸甘蔗渣漿粕,經上海安樂、遼寧安東我國僅有的這兩家化學纖維廠分別制膠抽絲成功。試驗報告對於製作人造絲、人造毛的前途均非常樂觀。該廠的德國專家也認為是件大喜事,世界上尚無成功的先例。上海紡制出來的人造絲,經上海絲綢廠和廣州的針織廠織造試驗,質量可與日本天橋牌人造絲媲美,在強力和着色率方面還勝一籌。這一科技成果被譽為“蔗渣革命”而轟動國內外。廣西、福建、四川、上海等省、市的紡織工程技術人員,紛紛前來參觀學習。後來化纖廠投產,越南、朝鮮、古巴及拉丁美洲等國共產黨代表團也多次到廣州參觀學習,要求中國幫他們建設以甘蔗為原料的化學纖維廠。

  廣州市和廣東省將它列為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設項目。1958年5月開始籌建廣州人造纖維廠,設計能力年產粘膠短纖維1020噸。以甘蔗渣為原料生產人造毛。1959年2月20日破土動工。生產工藝由籌建處的工程技術人員自行設計。主要生產設備紡絲機、磺化機、集束機等,是安東化纖廠的報廢設備修補拼湊起來的。另一些設備則委託廣州各機械廠加工製造,關鍵的噴絲頭是安東化纖廠支援的。1959年4月9日,廣州人造纖維廠實驗車間建成試產,紡製成功第一批甘蔗渣粘膠毛型短纖維。這個實驗車間設備由籌建處設計,廣州各單位協作製造。任務是通過生產實踐進一步研究甘蔗渣制人造纖維的工藝技術條件,培訓技術幹部和技術工人,給正在興建的人造纖維廠提供經驗。1960年12月8日,廣州人造纖維廠人造棉車間部分建成試車,生產毛型粘膠短纖維13.11噸,質量基本符合要求。不久劉鄧集團和陳雲一夥大刮下馬風影響了該廠。直至1962年12月,廣州人造纖維廠各生產車間才基本建成,次年1到6月投料試車。由於設備不配套,劉鄧路線使得原材料供應未納入國家計劃,年產量長期達不到設計要求。經過停機檢修,填平配套部分設備,改建部分廠房,1964年2月正式投入三班生產。當年生產粘膠短纖維522噸,質量高,經濟效益良好。產值236萬元,實現利潤72.57萬元。到1964年該廠累計投資人民幣786萬元,年末固定資產原值526萬元。一個新興的化學纖維企業,終於在廣州建成投產,開創了廣東省化纖工業的先河,引起了中央的關注。1965年,廣州人造纖維廠更名為廣州市粘膠纖維試驗廠。

  文化大革命推倒了劉鄧路線,生產力大解放,地方得到了大解放。1966年廣州市粘膠纖維試驗廠生產突破設計能力達到1174噸。1969年10月投資更新配套部分設備,日產能力達到10噸,比原設計能力提高2.33倍。1970年在漿粕原料供應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發動職工攻克芒杆漿粕製備粘膠的技術難關,開闢新的原料來源,粘膠短纖維產量首次突破2000大關,達到2043噸。此後由於原料和電力供應不足,產量在2000噸左右徘徊了4年。1973年更名為廣州化學纖維廠。1975年,企業組織職工技術改造和擴建,進行了四大會戰,推廣優選法、革新工藝、提高質量、降低消耗、日產能力提高到15.7噸,超過設計能力的30%,全年粘膠纖維產量3278噸,比上年提高67.6%,工業總產值達到1210萬元,實現利潤45.54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廣州在第二次大躍進中也搞了合成纖維。1975年9月廣州合成纖維試驗廠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年產滌綸短纖維300噸。但直至1979年廣州化纖總產量主要還是粘膠纖維,合成纖維不到十分之一。


大躍進收效期我國的化纖和塑料工業


  在大躍進的收效期——1964年和1965年,我國的化纖工業繼承了大躍進開創的事業又有了新發展。

  60年代上海10多家紡織廠利用空廠房舊設備,用木材加工廢料生產粘膠短纖維,創造了簡易一步法製造原液的新工藝,建成一些小化纖廠,具有“吃雜糧”、投資省、收效快的特點。1964年,紡織工業部上海小化纖調查組總結肯定了小化纖的發展經驗,中共中央、國務院據此指示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全國推廣。經批准在全國建立了4家小化纖樣板廠。其中1家在上海,規模為年產1700噸粘膠短纖維,1964年,市化纖公司只用10個月時間,由上海各單位協作分工設計製造,1965年,第一個小化纖樣板廠——上海第二人造纖維廠建成並順利投產,當年生產1620噸,為全國開展小規模粘膠短纖維生產提供比較規範的工藝設備和廠房設計。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繼續大發展,1966年增加設備,年產能力提高到2400噸。1967~1975年又通過自製設備改進工藝逐步提高到5000噸。1971年開始生產中長纖維。經1976、1979年多次改造。1980年,產量5400噸,粘膠中長纖維獲市紡織局優良產品稱號,1986年8月,裝置再次改造,1987年產量達到6649噸,為歷史最高。

  這和小化肥以及其他地方性中小工業一樣,大躍進的試驗在六十年代中期得到了肯定,並且試點以準備大規模推廣。而且最先建設的廠也通過改造,到復辟時已經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發展,擴大了生產能力。

  六十年代中期我國一批有機化學工業投產。化纖、塑料和其他有機合成工業品又以高速度增長。由於獨立的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的建成,我國有了自己製造成套設備的能力,在大躍進的試點中,又克服困難、學會了設計化纖廠,用三年多時間自力更生,自行設計、自行製造設備,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在新鄉、吉林、上海、杭州、湖北等地,成功地建成了一批粘膠纖維廠。那時這些廠對我國來說算大型的了。與此同時,丹東化纖擴建粘膠纖維長絲廠,保定化纖也擴建了漿粕廠,這些建設大大提高了我國粘膠纖維工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1965年4月26日太原新建聚氯乙烯車間試車成功,年產3000噸。8月中旬我國自行設計、自行製造設備的第一座維尼綸廠全面投產。雲南完全靠自己力量試製成功滌綸。

  這些工廠自力更生建設成功是一個很大的成就,產量卻遠遠不能滿足我國人民的需要。我們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同時並不排斥有利情況下的引進外國技術。除了粘膠纖維、從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我們還從工業發達國家引進錦綸、維尼綸、腈綸等化纖製造技術,並派人到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選購紡、織、染整的一系列先進設備作為借鑑,使我們在這些方面趕上或接近了世界先進水平。

  1965年我國從日本訂購了一套聚乙烯醇即維尼綸設備,從英國進口了聚丙烯腈即腈綸設備,並都在文化大革命中建成。另外我國還進口一些合成纖維的原料,以生產合成纖維紡織品。

  上海的合成纖維實驗工廠引進滌綸短纖維生產樣機,經消化自行設計建造國內第一家年產500噸滌綸短纖維廠,為各地化纖工業上馬提供重要經驗;並用錦綸1010製取單絲,創國內先例。同時,開發了有色粘膠短纖維、氯綸纖維等。在生產上繼續完善工藝和設備,各廠制訂適應化纖生產特點的規章制度和安全措施。


  上海第九化學纖維廠前身為上海合成纖維實驗工廠錦綸車間,建於1961年11月。是上海最早工業化生產合成纖維的工廠,也是全國第一家用國產設備生產錦綸纖維的專業廠。

  60年代初,與紡機廠合作,自行選型、設計、製造成功第一套國產錦綸6生產設備,通過試車、鑑定列為紡織工業部的定型產品。當時生產規模為錦綸長絲100噸,短絲500噸。1964年10月,從上海合成纖維實驗工廠劃出,成為上海合成纖維廠。1966年,為加強三線建設,廠內部分生產設備與103名職工遷往重慶。並負責設備安裝、生產調試,建成重慶合成纖維廠。爾後又相繼為湖南、江蘇等地興建的錦綸廠提供技術支援,接受來人實習培訓。同年10月,改名為上海第一合成纖維廠。年內試製成功錦綸66長絲。以後,對工藝路線經過200餘次大小試驗和40餘次設備改進後,1969年設計製造成功國內第一套符合工業化生產要求的錦綸66連續縮聚、直接紡絲設備,產品質量顯著提高。1971年12月,改名為上海第九化學纖維廠。

  我國的聚丙烯起步較晚。1962年北京化工研究院開始研製聚丙烯,1965年即大躍進的收效期,建成年產60噸聚丙烯中試裝置。從此我國有了自己的聚丙烯設備製造和聚丙烯生產工業。

  這些都是在極其艱苦,幾乎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白手起家的。比如上海在1958年以前化纖工業還是一片空白,1960年在沒有建設新廠、沒有購置設備的情況下,用國產人造纖維生產了第一批產品。此時已有幾十個品種和數千個花色。1964年建設的許多新型紡織工業設備已經投產,其中就有生產粘膠長短纖維和卡普隆長短絲的全套設備等。

  化纖、塑料等工業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就是石油化工企業。我國的石油化工生產最早是在大躍進中由上海的高橋化工廠和蘭州化學公司開始的,1963年開發了自有特式的順丁橡膠,1966年已能生產乙烯及相應的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在大躍進中大慶油田的發現並在然後的建設中,我國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從而為石油化工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此以前大規模發展我國的石油化工無從談起。

  由於大躍進,由於這一些建設,到了1965年,我國的塑料由1957年的2000噸,增長到1965年的97000噸,增長四十多倍,化纖由1957年的200噸,增長到1965年的50100噸,增長250多倍,比1962年增長了近三倍。品種由單純的粘膠纖維到能夠生產好幾種合成纖維。我國已經能夠生產3000噸乙烯,15900噸合成橡膠。我國的化工產值由1957年的48.2億元,增長到179.4億元,近四倍(包括無機化工)。我國的化工設備生產量由1957年的7200噸增長到34200噸,有機化工設備在大躍進以前幾乎是空白,這時已經開始生產。

  但是在人民生活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就以化纖來說那時我國七億四千萬人口,50100噸就意味着全國每人分得一兩三錢五。但沒有這一個時期,我國就沒有有機化工生產和建設的實踐,也不會有以後的建設。

  比如此時已經能夠生產滌綸100噸,也只有100噸。僅管產量很低只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1.92%,位於錦綸、維綸和腈綸之後而居第四位,在連同粘膠纖維和天然纖維的全部纖維中,所占比例更是微乎其微。但有了這100噸,就會有1976年的2.69萬噸,超過錦綸、維綸和腈綸躍居首位,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34.3%。還會有再以後的幾百萬噸。

  就是當時興建的新鄉、杭州、吉林等化纖廠也是以1961年投產的南京化纖經驗來建設的。後來幾經擴建改造,現在南京化纖廠年產量達到了16,000噸,新鄉38,000噸,吉林化纖更達到46,000噸。

  基本上可以說,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國的化纖工業和塑料工業不過是一個必要的試點,還談不上規模。沒有那時的試點就沒有後來的規模。在技術上和設備上作一些摸索,生產的規模不少是小小型。但只要能夠製造小小型的化工設備,以後就會製造大大型的化工設備了。化工的原理是一樣的,區別是設備大小而已。而這在以後就可以由剛剛建成的獨立的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來承擔了。品種還很少,不過在有機化工上是相通的,可以增加起來。在化工設備上特別要指出,原來我國不能製造關鍵的噴絲頭,是從蘇聯進口的。後來赫魯曉夫卡我們,銷售噴絲頭不但要價高,也不願意給。我國使用的噴絲頭壞了,請他們回收加工貴金屬鉑的損耗率竟然高達30%,我國在反修鬥爭中自力更生爭一口氣自己製造成功了。這樣我國以後發展化纖就不會受別人的卡了。

  總的來說和解放以前一無所有比,我們——用三家村的話說,已經有了“一個雞蛋的家當”。但是通過大躍進建立起來的“一個雞蛋的家當”,決不是象三家村所說的那樣“完蛋了”,而是成長起來並經過文化大革命生蛋孵小雞了。

  從大躍進到第一次大發展的鞏固收效時期,到文化大革命,到第二次大躍進運動,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連續過程。
0%(0)
0%(0)
  文化大革命中的化纖工業 (4) - lesson 08/03/08 (387)
          遼陽石油化纖總廠在鄧小平匪幫搗亂下的遭遇 (9) - lesson 08/03/08 (573)
            四川長壽維尼綸廠和天津石油化纖廠的遭遇 (10) - lesson 08/03/08 (434)
              “四三”方案中的三個塑料廠、烷基苯廠 (11) - lesson 08/03/08 (450)
                “四三”方案被耽誤是鄧小平復辟資本主義的匪患 (13) - lesson 08/03/08 (912)
                從國民經濟計劃公報看”四三”方案的後續建設(12) - lesson 08/03/08 (31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轉一篇為那些崇拜強權的人:以色列與真
2006: 以色列與真主黨衝突分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