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SunXinyi:令人深思的学者
送交者: SunXinyi 2013年12月10日08:00:34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历史悠久的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举世无双!深厚的传统文化由代代文人学者,著书立说衍生推广,深厚的传统文化被誉为国学,造诣高深的学者被誉为大师。二十世纪以来的国学大师,冠宇一代!空前绝后的一代国学大师,却尚无人感冒而自誉。冠带一代国学大师者,仍为已故之著名学者。如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郭沫若,范文澜、剪伯赞,钱钟书,季羡林,潘雨廷,苏渊雷等,然而国学归一,大师命运各异。我有幸在青年时代与著名学者结识,随其左右,受其熏陶。文革十年闲散在家,从易学到玄学,从佛学道家到诸子百家,从诗文书画到命理术数,得名师之启蒙,入国学之玄门,虽飘泊欧亚之江湖,需为稻粮之谋,然幼之所好未敢自残贱卖。如今年近古稀,尚无所成不免掩卷长叹。但是浏览到所谓学贯中西、被视为“三百年来学问惟其一人”的陈寅恪命运,不免暗幸,复又深思。陈寅恪,1890年生。中年失明。他先在岭南大学任教,后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他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并在此度过了他的最后二十年。
   1953年,毛泽东决定,中共中央设立历史研究委员会,由陈伯达、郭沫若、范文澜、剪伯赞“红色学者”等组成,毛钦定陈伯达任主任。同年10月,在毛的提议下,历史研究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增设三个研究所:远古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委任状下达后,郭沫若与范文澜均马上赴任,惟有陈寅恪不为所动。当时,不时有北京来客到广州说服陈先生,包括其高足、北大历史学系副教授汪篯。当时汪篯怀揣着两封信,一封是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写的,一封是副院长李四光亲笔所写。
  陈寅恪对前来劝说自己的汪篯如此说道:“做学问,不应有‘在某某主义或某某思想的的指导下’这种定语,凡有这种定语的都不是真学问。”“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我绝不反对现在政权,在宣统三年时,我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陈寅恪还提出了赴任的两个条件:一、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二、请毛公(即毛泽东)或刘公(即刘少夺)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陈寅恪所提的两个条件,令人惊叹,文人难有独立谋生之道,而食人之禄而又抗其命,鲜也!学者失其位,学问何用?陈寅恪虽然桀骜不驯,因其资历安度了十余年。但是难逃19661967丙午丁未之劫,“走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封建余孽”,封资修“罪魁祸首”。双目失明,患心脏病的陈寅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夫妇相对而泣,感叹命运的悲苦。 终至泪尽泣血,口不能言。1969年10月7日晨5时30分,心力衰竭的陈寅恪溘然长逝,同年11月21日,唐筼亦撒手人寰,追随丈夫而去。
    被誉为三百年一见的国学大师就此了其余生

    围在我身边的钟爱国学的知己好友,对于陈寅恪抗命一事,耿耿于怀,视为壮举。我无缘拜识陈寅恪先生,然对其所为,崇敬之余也有惋惜之感。文人入仕,亦属传统。胡适,郭沫若,范文澜、剪伯赞,钱钟书,季羡林无一例外。任何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主张学术自由的大师必须有独立谋生的能力,受人之禄而谋其事,即使不自由也需忍而为之。当今许多大师无才无德,窃居高位,扬大名,得厚禄,幸哉!钱能通神,自由何用,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因其真才实学而不慕虚名,当今大师因其位其名而不需真才实学。如LV包,人造革也!仅仅因有名而致人竞相购置。凡人知其名易而知其实难,慕名而趋之,不思究其实,孰悲孰愚?深厚的传统文化由真大师传递光大的时代已逝,国学危也,社稷危也!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改革开放有其
2012: 论民主之打天下坐天下和民主改革
2011: 丹青:至今思项羽
2011: 爱国的不少,回国的不多。
2010: 刘晓波,给我一个你获奖的理由
2010: 中共地下工作者为何“潜伏”河南直到19
2009: 老毛是圣人还是恶魔
2009: 在中国评论共产党抗日还是国民党抗日,
2008: twen :也谈毛泽东的宠臣柯庆施
2008: 齐婕: 邓小平长期不给粟裕平反的历史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