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裡殼外
無墨
網友潤濤閻是位傑出的科學家,但是他說他更願意做作家,我不信,就他那天才腦袋不做科學家這不是浪費嘛,於是看了看他寫的《烏龜王八科學路》,他說:“讀了我這篇你就明白了。”
潤濤閻的文字一向詼諧,沒想到他人比文字還風趣,看到烏龜的殼,以為很重,費盡心思把人家好好的殼給取了去,不料這烏龜並不領他的“解放”之情,第二天自己又鑽了回去,於是爺爺得了個結論:“長大後去當科學家,甭干別的,即使給個縣長也不干”,很多年以後,潤濤閻卻覺得都是這隻烏龜讓他“誤入了歧途”,尤其是“得知老同學們當上官爺後個個小蜜成群,花天酒地”,而自己“諾貝爾是沒門了”,更是“悲哀至急”,哈哈!
笑完後,打開GOOGLE,輸入一個十年前的老朋友的名字,網絡就這麼神奇,我查到了這位老朋友的近況,看到他的近照,跟十年前比還是沒啥大變化,就按照網頁上的電話撥了過去,居然那邊真是他。聽到我的聲音,他驚訝極了,一連問我好幾個問題,在哪裡等等等,重複最多的還是“你怎麼知道我的電話?”,我說:
“是一隻烏龜殼讓我找到了你。”
他當然聽不明白,只好把潤濤閻的這篇文字給重複了個大概,我說很多人背上了殼就基本認可了自己的人生走向,但是你卻沒有,你本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科學家,但卻放棄了這一切轉型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商人,按照潤同學那篇文字,丟掉殼的烏龜未必就會死亡,甚至還會長出新殼,你就是個典型的好例子。
老朋友笑了。
此時再回憶以往真是感慨,還記得我與他是在舞會上認識的,大家配合得非常好,自然地互相留了電話,他邀請我元旦去淨慈寺聽鐘聲,但我沒有任何理由地失約了,後來都不知道怎麼再聯繫上的,兩邊的朋友互相認識的越來越多,於是一個小圈子就這麼形成了,周末大家經常會聚在一起打牌吃飯暢談人生,有一次聚會的規模非常大,因為都是畢業一兩年,個個雄心壯志,彼此約定要建立合作網絡,干一番大事業,我還把這次聚會寫了篇報道叫《青年聚會新概念》發表在報紙上,頗得好評。
記得這位朋友學習非常好,好得不得了,保送保送再保送,一路的保送,是浙大的高材生。他有非常好的口才,思維敏捷,概念清晰,我們一幫人總覺得他沒去當老師實在是個很大的浪費,但是怎麼也沒想到他最後辭職去賣藥去了,一個好好的科學家就這麼走出了研究所,要知道他可不是學生物製藥的,是學電子的。
不由想起自己來,每次面對人生選擇,都不得不接受一些現實,那麼喜歡的專業,那麼喜歡的工作,丟了就丟了,殼還在,卻不能再鑽回去,難免留戀感嘆,筆下唏噓回味一番。
再說烏龜,還以為不會主動丟掉自己的殼呢,可潤濤閻的文後又補了段“烏龜脫殼四分五裂”,“專家還稱,烏龜鮮見有脫殼的,該龜脫殼或許是因為水質和生存環境的改變而造成”,儘管仍是未定論的迷,卻在迷茫中又看到一些信念,其實只要新殼能再生,主動被動如何丟脫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生命本身,就以次勵志吧,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