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吾丁: 論中國人邏輯思維能力之低下
送交者: 吾丁 2010年06月15日01:49:5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論中國人邏輯思維能力之低下

吾丁

 

 

1.兩個群體的文化性格對比

 

中國傳統社會裡沒有“知識分子”這個詞彙,讀書人屬於“農工仕商”四大社會階層的“仕”。近代碰到英文詞“Intellectual”,便發明了一個“知識分子”這個詞來對應,其實,Intellectual這個詞彙在歐洲文化里所指的人群,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完全對應的群體。相類似的是,中國人習慣於說秦漢以降到清朝為止叫作“封建社會”,進而把這一段歷史時期用“feudalism”來對應,則是完全驢唇不對馬嘴。馬克思所使用和指稱的歐洲的“feudalism”和秦漢以後的各王朝的社會形態,是根本不同的。中共這個鄉村文盲團體,壓根就沒能理解這些東西,所以到現在意識形態才弄得一塌糊塗,連自己都解釋不清楚,只好摸着石頭過河——恐怕他們永遠也過不去。這裡不談封建社會,只說知識分子和思辨。

 

Intellectual這個社會階層,從古希臘開始,首先是一群生活無憂為了追求學問而脫離實際的人群。他們既不用學習和考試來作為謀生的手段,也沒有“學而優則仕”的功利目的,對於“治國平天下”也沒有參與的欲望或興趣。他們生活在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個獨立無依的虛無縹緲的世界裡,他們為了學問而學問,學而不致用,喜歡追問對與錯,喜歡思考概念和邏輯,等等,用中國人的革命語言說,這是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脫離勞動人民,既沒有“社會責任感”又不“愛國”的落後分子們的團體。

 

從這些人開始,確切地說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利斯多德開始,整個歐洲的哲學體系開始形成,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蔚為大觀的龐大體系。以後的歐洲哲學的各大流派,以及名聞遐邇的一代代的哲學家們,都是按照這個風格來追求學問的。我們現在去看歐洲的古典哲學,就會發現他們所醉心所熱衷,傾其一生所鑽研的,都是中國人看起來“沒有用”的虛空的概念和空洞的邏輯,完全不給研究者帶來任何實際的好處和利益。哲學研究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終極真理”,為了這個目的,各大流派的哲學家們,雖然各持己見,但是總體來看,整個學術研究的風格完全是脫離實際利益和好處,單純地為了學問而學問的方式。在這一點上,所有的學者和流派都是一樣的。什麼是“是”,什麼是“是什麼”,什麼是“存在”,“存在物”與“存在本身”的區別,什麼是“普遍原則”等等這些概念,從亞利斯多德開始,到近代的尼采,托斯妥耶夫斯基,每個人的思考都精彩紛呈,引人入勝。從形而上學占據主導地位到近代對形而上學的反思和批判,進而提出針鋒相對的“個體的生存困境”,“生存的絕望”,加上對“上帝即善”的反思,迴響着舍斯托夫對古代賢哲的質問和批判;而對於“存在”的思索,則貫穿了從亞里斯多德到海德格爾的2000年間的歷史跨越。

 

這種超然自在的,以思考為樂趣,以思辨為最終目的的學術風格,是歐美人文研究者的基本性格。從西歐的intellectual到東歐的intelligentsia,都屬於這樣一個精神貴族的世界。這是一個與遠東古老神秘文化完全異質的階層。從衣食無憂風流倜儻的羅素,到貧困潦倒矢志不渝的史賓格勒;從聽到“普遍規律”就要脫帽敬禮的康德,到對形而上學毫不留情深刻批判的尼采和舍斯托夫,每個哲學家都給後人留下一筆豐厚的精神遺產,還有他們各自精彩的人生故事。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的維特根斯坦,家境殷實,父親是大企業家,是維也納富甲一方的望族。但是醉心於哲學思考的維特根斯坦,對於父親的遺產完全沒有興趣,分文不取,一生過着清貧的單身生活,甚至連外出開會的路費都沒有,還要請羅素變賣他在劍橋的家具來籌措路費。他給自己的得意門生的畢業贈言竟然是:去找個體力勞動的工作!那裡才能體會真正的人生。而才華橫溢的維特根斯坦本人,除了在劍橋教哲學以外,當過煤礦工人,小學教師,戰地護士,還曾做過設計師,每一樣工作他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他那高邁強健自由自在的靈魂里,沒有功利,沒有實用主義,沒有現實利益和好處。他是“知行合一”人生準則的最高典範。

 

面對這樣的真正的哲人,我無法不肅然起敬。偶爾拜讀他們的著作,雖然很晦澀難懂,邊讀邊思考,有時還要反覆地讀好幾遍,往往讀了半天才讀了兩頁,但是這樣的閱讀往往是令人甘之如飴的深度精神享受。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中,歐洲intellectual 與東方的“士子”這兩類人,從一開始就是沿着不同的道路發展的,也最終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性格,他們的隔閡是如此之深,乃至彼此完全不能徹底溝通和融合。

 

中國上古時代,也曾經有過衣食無憂的美好歲月,後來慢慢地變成窮山惡水與刁民的世界,就再也沒有哲學思辨出現了。在那段美好歲月里,出現過老子,這是上古時代的一個傑出的intellectual,道德經是一部充滿了思辨樂趣的著作,現在讀起來仍然能令人感到先人的智慧。從這個角度說,老子是最接近歐洲intellectual的一個同類。近代的中國,能夠持守獨立自由之精神,超然忘我於自由世界的,大概只有蔡元培陳寅恪等寥寥可數的幾個學者而已。

 

可惜的是,老子的道家系統沒有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思辨的樂趣,在老子以後嘎然而止,成為文化史上的絕響。孔子的儒學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但是,論語裡並不包含思辨的成分。論語通篇都是孔子的教導,他告訴你如何成為一個良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公民,如何待人處世,如何處理人生的各種關係,用我所喜愛的作家王小波的話說,“就是人際關係那一套東西”。孔子是一位優秀的老師,不是思辨者。論語裡沒有思辨的樂趣,只有一些人生的經驗和教導,供人學習和參考。

 

儒學不是以啟迪的方式開啟人的智慧,也不主張獨立思考。他教導你如何去做,你只要按照他的教導去做就可以了。這就是後來中國的“知識分子”的性格,一方面他們循規蹈矩唯賢是尊;另一方面,他們從一開始就匍匐於先賢和權力的腳下,逐漸失去了獨立的人格和超然的思辨能力,在以後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就慢慢地成為了與”intellectual”截然不同的兩種群體。

 

慢慢地,中國人就發展成為整體性“思辨能力缺乏症”,不講究明確的概念,不講究嚴密的邏輯,不講究以理性為基準的推理,因而他們沒有是非,不辯對錯,沒有原因和結論,一切皆以實用性和功利性為出發點進行思維。

 

2.普遍性思辨缺乏的現實例證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世界裡。比如,法國的文化雖然有其獨到和燦爛之處,但那不是我的文化。我的生活里也沒有法國人的因素。我們在現實生活里,或者在虛幻的網絡上經常能碰到的,能接觸的,能交鋒的,基本都是同種文化的人。這樣,我們就能深刻和真實地感受到這種文化的特徵。

 

據說魯迅先生生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看到《支那人的性格》翻譯出版。他有一個遺願,大意就是說“很想看到有人把史密斯的《支那人的性格》翻譯出來”。可見這本書對支那人的分析定有獨到之處。後來有人翻譯了,書中有一個例子說明中國人思維與西洋人不同之處。作者舉例說:“你若問一個中國廚子,你做麵包為什麼不放點鹽呢?中國人往往回答你:是的先生,我們做麵包不放鹽”。作者在列舉了許多類似的例子以後總結道:中國人不會按照理性去推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問題的答案和事情的原因,他們習慣於用事實本身來解釋事實。

 

前幾年我在某網絡上看到過一位偉大的中國女性發表的高論,面對眾人對大躍進的批判,她說她感謝大躍進。理由是什麼呢?她說她爸爸是北京軍區的一位官階很高的軍官,大躍進年代她們家一點兒也沒有受影響,別人家都沒有吃的,她們家什麼都有,甚至有罕見的奶糖和其他奢侈品,因此她說,她感激大躍進。

 

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因果關係脫節”的思考例證,很多網友氣憤沖天,對她破口大罵。我只想說,很顯然,這位偉大的中國女士把因果關係完全搞錯了。她應該感謝的是她爸爸,確切地說,她要感謝她爸爸的官階和特權,她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皆來自於特權,而不是來自於大躍進。換句話說,有沒有大躍進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她爸爸是高級官員,她任何時候都能吃到奶糖和餅乾。

 

還有一種中國人特有的思維習慣,就是無法按照一貫性的思維去思考,不斷地轉換話題,直到把問題搞得面目全非。我所喜愛的作家鮑爾吉原野,曾經寫過一篇散文,很形象地描述了他在商店裡遇到的這類尷尬。他本來想買山西產的蜜棗,問了商店裡的女服務員,答曰“只有陝西蜜棗”。曰:“我要買山西蜜棗,陝西的我就不買了”,剛要走,女服務員不滿地發起牢騷:“山西不就是陝西麼!不就差了一個字麼!就你那麼矯情!”作者回過身來想說明山西和陝西不一樣,如同貴州不是蘇州,但是服務員已經將話題轉換了:“顯得你有學問是不是?不就是個知識分子麼,你有啥了不起啊?你說,你有啥了不起?!”。

 

問題從“山西與陝西不一樣”發展到了“你到底有啥了不起”,轉變之迅速,令人措手不及,若非那種思維的高手,你最好馬上逃走,否則她還會招來群眾“評理”,這種“理”只能越評越亂套,作者只能落荒而逃。

 

集體性思辨能力缺乏症,根源是傳統文化的性格偏頗,到現代中國,更加上以鄉村文盲為主體的中共這樣一個執政集團,他們對文化的隔閡和蔑視,導致全民性的反智傾向愈演愈烈,執政集團唯一關心的是本利益集團的權力和利益,作為手段,就是讓他的人民失去思辨的能力。不會思辨的人民,自然沒有能力從本質上認識到這個政權的荒謬和反動。執政集團瞞天過海,日復一日地宣傳類似“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明天會更好”“穩定壓倒一切”,用這樣的口號給民眾洗腦,並封殺一切可能的批判和質疑,所以,這些本來從邏輯上可以輕鬆被推翻的論述,恰恰成了大部分中國人深信不疑的“真理”,這類人我們經常能接觸到。

 

我在一個北美的網站上就碰到過類似的中國人。有人提出一個判斷“只有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有尊嚴”,這個判斷按照“必要條件”是否成立?我對此很有興趣,也參加了討論,大家各自論述到最後,發現被論述的那個主題,從邏輯來說的確不符合“必要條件”,沒想到那位自稱為“邏輯學家”的先生卻惱羞成怒地拿我的國籍來攻擊我。我一看,陝西也成了山西,“必要條件問題”馬上要變成“國籍問題”,我便落荒而走。

 

在我看來,談論“必要條件”,我們就按照邏輯推理來談,跟其它的問題不相干。至於國籍之類,不過身外之物,跟邏輯推理有什麼關係。

 

還有一位,偶爾拿出基督教會崇拜的內容來顯示自己對上帝的崇拜,但是通觀其言其文,他並不把上帝放在一個崇拜的位置,他所引以為自豪的人生宗旨乃是“愛國主義”。

 

以上提到的兩位,都屬於“海外愛國者”,對他們來說,愛國主義是最高的價值觀,其他種種,包括人格成就乃至學問和信仰是次要的,是從屬於“愛國主義”這面旗幟之下的。這是他們的明顯特徵。他們都是在中共教育下,從求學階段就深深地陷入愛國主義思維的怪圈的人,如今人到中年,仍無法改變自己的思辨混亂症,令人無可奈何。

 

我想到很多歐洲著名的學者,在本國的政治生活處於黑暗年代時毅然去國,而且明言“這樣的國家不是我的祖國!”,說這種話的,就是那種靈魂自由,超然物外,為了追求對與錯而不顧一切的人。這也正是法蘭克福學派的領軍人物之一的弗洛姆所主張的“普遍的倫理價值”的真實含義。弗洛姆推崇“人類的普遍價值”勝於“某個社會的內在價值”。我是這個理論的信奉者,因此我首先認為我是一個獨立的“人”,然後才是一個有國籍有文化屬性的“社會人”。

 

3.不可逾越的鴻溝

 

歐美的人文學者,歷來都是以活潑自由的心靈來進行思辨活動的。在今天的歐美各個一流大學裡,人文學科仍然是熱門學科。哲學家,歷史學家,都是受人尊敬的職業。但是我們觀察今天的中國,卻發現這類人文學科卻門可羅雀,中國一流大學的文史哲系備受冷落,招生人數都會擔心完不成限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熱衷於“MBA”,經營管理,財經股票,貿易,或者當律師,總之都在關心與“賺錢”直接相關的學科。兩相比較,我們可以斷言,歐美之領先,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持續的狀態。

 

我們應該堅信有一些人類共同的理念是不會變化的。健全的社會,發達的國家,絕不僅僅是器物的精巧與豐富,更在於國民靈魂的自由和思辨的健全。整體國民思辨的健全,對於一個國家的前途至關重要,而在一個常年充滿了荒謬思維的社會,要使國民建立起比較健全的思辨能力,必首先端賴少數精英人士的覺醒和宣傳。諸君對此均可作如是觀耳。

 

2010/6/15

東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誰在點燃的軍車旁手舞足蹈
2009: 毛澤東的改革與鄧小平的改革
2008: 改革總是把好的東西改掉了
2008: 反對教育部開除范美忠。不能搞因言獲罪
2007: 十萬佳麗下嶺南,百萬嫖客上東莞
2007: 母親之重哀
2006: 中共間諜與言論自由
2006: 再談。四五天安門運動與89運動,有“本
2005: 關於天壇網友對共產和民主的一些觀點
2005: 哀莫大於心死,樂莫大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