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若敏:廚房爐暖,美食飄香
送交者: 若敏思文 2021年02月28日15:27:34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廚房爐暖,美食飄香》

若敏

我常常想,為什麼我對下廚房情有獨鍾,做菜的時候,感到幸福和溫暖?記得我曾經一直試圖複製父親做的糖醋排骨,試了很多次,都感覺差一點什麼?後來,有了小美機後,試了糖醋排骨食譜,當我嘗了一小塊,一種熟悉的味道涌到記憶的入口,就是父親當年烹製的滋味,味覺神經仿佛帶着一種魔力,讓我的眼眶濕潤,與父母的情感,匯入回憶的河。美食,帶着特別的牽引,讓我無形中與父母有了羈絆,我忽然意識到,通過美食中一種熟悉的味道,他們一直都在我的生活中,無言卻溫暖。

我喜歡下廚房,最初來自於美食家的父親。父親對美食十分講究,平時做菜就很精緻,對食材的選擇,配料,一點都不馬虎。在大連時,我跟他去商店選購,看他挑選刺參。他說,這是最好的海參,黑黑的,有刺。後來,我也常常會在宴席里,品嘗到海參,再也體會不到,那種家裡的味道,驚艷的口感。

大連獨特的地理環境,位於中國寒暑交界地帶,特殊的大陸架結構,讓這一地區海底經常有南北、冷暖水流的交匯,海水交換能力和自淨能力很強,營養物質更新頻繁,湍急的海流,造就了大連海參特有的彈性,緊緻的口感,海參生長緩慢,營養更加豐富。

六、七十年代,買海參的人不多,在商店裡,售貨員對父親這位海軍軍官都很熟悉,熱情地打招呼,任由他挑選。發海參的過程,有點繁複,鍋里不能有油,先浸泡1-2天,早晚換一次水,泡軟後,除沙嘴,大火燒開,再小火煮30分鐘,取出後,再放入冷水中浸泡1天,如果不夠軟,就再煮,再浸泡。那時,沒有冰箱,好在大連冬天足夠冷,就放在屋外的涼台上。泡發海參是過年煮全家福時用。我每天都會好奇地打開鍋蓋,看着鍋里的海參變大,最後,那道全家福,父親以雞湯墊底,放入海參、冬筍、木耳、豆腐泡、金華火腿片,大白菜葉,撒上一點蔥花,非常好吃。

1969年,父親工作的海軍學院,搬遷到了看不到海的武漢。隨後,又因為母親是印尼歸僑,被送到河容農場改造,那裡有因為各種家庭原因,被下放的學院教授和領導。因為廚藝高超,擔任了農場的大廚,可是沒過多久,因為負責看管他們的連長,覺得父親的菜太講究,不利於改造,把他下放到大田班,插秧和挑肥。記得有一次父親談到這位連長說:“他就是希望把所有的菜都放到鍋里,煮開,再放鹽,這那裡是做菜,是踐踏食物。”

1971年,他休探親假回大連,特別在北京大舅家停留,大連那時每人每月只有三兩豆油,為此,他在醫科院搬遷到昌平的大舅家,買了農民的豬肉,一夜沒睡覺,熬了兩大罐豬油,把瘦肉做成肉鬆,我和媽媽到大連火車站去迎接他,他穿着軍裝,挑着擔子出現了,這個印象太深了。隨着父親從北京帶回的還有孝感麻糖、武漢麻烘糕,以及梅林的午餐肉罐頭。

正好學校放暑假,他帶我們去尋找大連的美食,在友好廣場附近,有一所廚師學校的實驗餐廳,這裡每天的菜單不同,每次都有新菜出台,由於是師傅帶着徒弟做,用料講究,卻物美價廉。父親的宮保雞丁,就是在這裡的廚房,向老廚師討教的。

我們家裡有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常年放着乾貝,每次做乾貝蒸蛋,我都會把勺子挖到最底部,滿滿的乾貝,吃進去,唇齒留香,十分愜意。

1972年,我們全家隨着父親搬到武漢。從大連坐火車到北京,再從北京坐37次列車到武漢。在進入武漢火車站之前,火車道旁的木屋,比大連破舊不少。走出火車站,一片片的竹床和赤裸着上身的男士們,讓我太震驚了。直到接我們的汽車,駛進海軍大院一號門,蔽日遮天的梧桐樹,樹後面若隱若現的紅磚樓,才讓我確認,這裡還不錯。

武漢的食品比大連豐富不少,大院裡的食堂也常常會改善生活,可以買到紅燒肉。這時,我們就很少能吃到海參了。但是,每年大閘蟹上市,我們都要吃上幾次。有一次,父親的戰友從北京過來,買了5元錢的螃蟹,好多好多!父親還經常帶着我們品嘗了老通城、四季美、冠生園、武昌酒樓等幾家名菜館。在家裡,父親一直在創新他的菜譜,父親會做春卷皮,母親也不甘落後。

母親的熏魚、印尼的咖喱土豆和咖喱雞,也一直是我們家的保留菜譜。母親說,咖喱牛肉最好吃,可惜那個時候,買不到牛肉,需要回民證。母親還喜歡包福州燕皮,包心魚圓(魚圓裡面包肉),做鍋邊糊、福州面線等菜。

我印象最深的是1975年暑假,隨出差的父親去上海玩,他住在海軍招待所,我就住在表舅家裡,有一天,他帶我去國際飯店,品嘗了龍井蝦仁、糖醋排骨、醃篤鮮,讓我多年後一直念念不忘。在家裡,多半是父親掌勺,我打下手,洗菜、切菜、準備配料,父親像大廚一樣,炒一下,每次創新菜,我都可以第一時間品嘗。父親,是我們家美食的代言人。

我十歲學會做飯,每天與父親的快樂時光,是在廚房度過的。十八般武藝,在廚房這個小小的天地里,磨礪和成長。父親常說,會做飯的人,走到那裡都會好好生活。他還培養了我哥哥,哥哥也很會做菜。在這一點上,我們感恩父母對我們的放手和栽培,他對我們出門闖世界很放心,我們也沒有辜負他的期待。

來到美國後,在廚房做菜成了我的一大喜好。在餐廳吃飯後,回來要喝大量的水,更願意自己複製父親的菜譜,或者創新自己的新菜,保證食材的新鮮和質量,每次進廚房,都成為我的至愛時刻,做菜有一種簡單、直接的幸福感,可以讓心情放鬆,壓力最小。做菜久了,與食材有了一種難得的默契。

做飯,要花心思,制訂菜譜,葷素搭配,考慮營養成分,一頓豐盛的飯菜,大約需要2小時。洗菜、切菜、準備配料,下鍋,到最後出鍋,端上桌子,一道道工序,十分繁瑣,除了天賦和技術,做飯考驗一個人的耐心,我卻樂在其中,我願意讓兒子記得媽媽的味道,就如同,我的記憶深處,有父母美食的滋味。

一天裡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廚房時光。身心的放鬆,伴隨着油鹽醬醋與魚肉蔬菜的交融,一絲不苟地善待每一種食材,萬般變化,化成美味佳餚,溫暖着家人的脾胃。獎賞是先生和兒子們讚不絕口的誇獎,和陣陣菜香。每做一道新菜或者甜品,我喜歡拍照留念,大概是辛苦之後的一種儀式感。

從去年疫情爆發後,一直沒能出遊,特殊的年份,給我們留下太多特殊的記憶。美食就是其中一種,民以食為天,鍋碗瓢盆交響曲,每天在廚房響起。從食材變成美食,看着美食具象化,美美地擺盤,如汪曾祺先生說:“做菜要有想象力,愛琢磨,要忽出新意。”我常常自由發揮,任意搭配,推陳出新。

對餐具的喜好,也來自於父親。記憶里,家裡有好幾套精美的瓷器,有景德鎮的青花瓷、還有水墨丹青的瓷器,父親說好馬配好鞍,好菜配美盤,天經地義。父親十分喜歡餐具,他說用好瓷器,三分菜品都有七分的顏值。如今,我也喜歡用精緻的餐具放置美食,仿佛與美食有一種默契,用餐的心情會更美。

中國的節日,常常與吃息息相關,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慣,家和萬事興,我常常想起父母對我的教誨,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也想念着父母,雖然他們都在天堂,但是,一定會看見我們,祝福我們。由此,特別記錄一下疫情下的元宵節美食。

【手工元霄】元宵節兒子都回家吃團圓飯。我做的手工黑芝麻湯圓大受歡迎,被評為最好吃的湯圓。感謝我的廚房小幫手小美機,快速製成黑芝麻餡,加上糯米皮,讓我快速完成任務。

【低溫水浴牛排】很受歡迎。我到院子裡去把自己種的迷迭香剪下幾支,大蒜拍一下,放進袋子裡,牛排用海鹽和黑胡椒醃一下,也放到袋子裡,抽真空。小美機的低溫水浴程序,54°C,拿出來後,用餐巾紙將水分擦去,大火每面煎一分鐘就好了。剛剛好,五分熟。簡單,味美,省力,幾乎沒有油煙。

【手工鮮蝦豬肉韭菜煎餃和蝦餃】兒子喜歡我做的手工韭菜鮮蝦豬肉水餃,我做了煎餃。也做了一籠蝦餃,果然被被一掃而光。

【香煎智利鱈魚】做法非常簡單,加海鹽、黑胡椒抹在鱈魚表面飛利浦空氣炸鍋,390°F每面10分鐘,這種方法,不用放一滴油,也不用放其他調料。這是團購到的智利鱈魚片,原汁原味,好吃得不得了。

【椒鹽蝦】空氣炸鍋椒鹽蝦,選帶殼帶頭蝦,去掉蝦線,放少許鹽,在空氣炸鍋,390°F,10分鐘,檢查一下,調整角度,再烤8分鐘,即可。

【冰糖米糕】用大米,泡上一夜,融化冰糖,小美機20秒速度10,打成米漿,放入盤子裡,蒸20分鐘,即可。可以熱吃,也可以放涼冷吃。濃濃的米香,讓人慾罷不能,兒子還帶了一塊回去吃。有個小美機朋友私下問我菜譜,做好後,告知特別好吃,我也很快樂。

【核桃蔓越莓工匠麵包】「工匠」麵包("Artisan" Bread)之美,在於工匠的工藝。材料只用簡單天然的材料:水、麵粉、鹽和酵母。小美機的工匠麵包,讓我享受着機器揉面的便利。當我看着麵包橫切面上的氣洞、蔓越莓和核桃,輕撫外層酥脆外皮的裂痕,聞着陣陣麥香,享受着這款盛載生命熱度的工匠麵包,十分愜意。

【黑芝麻核桃花生糖】含鈣最高的是黑芝麻,為了烏髮、補鈣,做了黑芝麻花生核桃糖,小美機食譜很給力,有專門的製糖程序,制好的黑芝麻糖,香脆可口,沒有任何添加劑,兒子也贊好吃,帶了一大包回家。

我還做了幾道家常菜,蘆筍紅椒肉絲、炒小白菜、韓國泡菜蘿蔔等。

喜歡下廚房,好處多多。近日,發表在Public Health Nutrition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愛做飯的人更長壽。隨訪10年,每周做飯超過5次的人死亡風險降低50%。即使在增加了身體功能,認知功能,營養知識等變量後,仍然可以降低41%,尤其是對於女性。

研究發現,選擇自己下廚的人,從食物和營養素的攝入量來看,烹飪次數越多的人,營養素密度越高,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鈣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較低。這可能是因為從買菜到加工,對於飲食的安全,營養和健康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實踐,拒絕添加劑的原因。在烹飪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加工食物,還可以提升身心健康。做家務也可以延年益壽,提升幸福感。

生活原來這般富有情趣,探身於一餐一飯之間,家庭的溫馨,洋溢在一蔬一湯裡面。就如愛做飯的汪曾祺先生曾說:看看那些碧綠生青的、新鮮水靈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悅。而最大的樂趣還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很高興,盤盤見底。汪先生,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意趣環生。一直是人們生活中的楷模。

廚房爐暖,對父母的思念,隨着美食,飄到很遠很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哈哈哈,找到了。05年的一張舊照,相機
2020: 開個詩貼吧
2019: 哈哈哈,唱首歌, 讓某些人又難過了,
2019: 刪了。我要去鍛煉身體去了。
2018: 從公平到報應,再與琵弗同學商榷
2018: 專家的話還是管用,連發5,6個主貼的現
2017: 昨天貼了CT報告單。實際上上周六晚上做
2017: Box:說說回到毛澤東。。。
2016: 近代最偉大的女政治家西太后
2016: 蘇小白:馬食菜煎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