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匣兄寄來的蔡老師弟子規的講座, 很有感觸。上午送兒子去樂隊,路上和他分享講座的內容,問他同樣的問題:如果你手上有一樣你非常喜歡非常好吃的東西,你會怎麼做?
兒子不加思索答道: “我自己先嘗一口,再分給爸爸媽媽還有旁邊的朋友, 又補充道, 如果只有一點點,那就先問別人要不要.”
這個回答, 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又問: “為什麼你要先嘗一口, 再分給大家?”
兒子不以為然地說, “我想嘗嘗看是什麼味道,是不是真的好吃!”
“如果你以前吃過,知道那非常好吃呢?” 我追着問.
“那我也想吃一點.” 兒子很誠實的答道.
我想了想,決定不直接評價他的選擇, “如果是爸爸媽媽,你覺得我們會怎麼做?”
“如果阿公,阿婆(爺爺,奶奶,外婆)在, 一定先給他們吃. 他們不在的話, 先給我吃.”
接着我把蔡老師提到的三種回答(給父母;給孩子;自己吃)告訴兒子讓兒子判斷.兒子覺得給父母和孩子都是對的,因為愛父母,也愛孩子. 只想着自己是不對的.
晚餐時, 告訴他爸早上問兒子的問題, 讓他猜猜兒子的回答, 他爸說: “我相信兒子一定會分給爸爸媽媽,阿公阿婆,或者其他人, 不過, 他會先sample一點.”呵呵,真是知子莫如父. 兒子在一邊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看他平時, 有什麼好吃的都會給我們留一份, 自己也是個小饞貓,什麼都要先sample一下.” 他爸解釋道.
想想,可不是嘛. 我一直覺得兒子很懂得share, 很尊敬長輩,知道愛家人,也引以自豪, 卻忽略了細節,其實潛意識中,還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 相信今天的交流也能讓兒子想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