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中軍:思維創新的哲學理解(上)
送交者: 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 2015年04月08日11:09:1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思維創新的哲學理解(上)

中軍

2015.4.8

在手指一點,思維就能縱橫天下的當今,沒有創新,一個民族就不會主導時代的潮流。思維創新,是要突破舊有勞作的觀念,超越傳統思維的方式,創建現代生活的意識,推動科技發展的進步,適應人們理想的要求。但是,究竟什麼是思維創新,創新思維是怎樣發生的呢?

從前面幾篇討論中,我們看到了語言學會涉及到文字、語音、語義、語境的問題,認知學會涉及到童年、興趣、記憶、思考習性、實驗模型的問題,心理學會涉及到意識、潛意識、無意識、本我、自我、超我的問題,社會學會涉及到環境、習性、生活方式、大眾心理的問題,倫理學會涉及到品性、道德、良心的問題,宗教學會涉及修煉、誠信、忠實、信仰的問題,諸家的分析都是各有根據的。但是,怎樣能夠更加充分的從整體上來把握思維創新呢?

讀了《論範例》,覺得有一些啟發。

首先,該書把思維創新看作是悟性認識的一種規定。

在作者看來,人的認識有三個階段,即感性階段、理性階段和悟性階段。悟性階段是理性與感性的聯繫並上升到新的高度,基於“2+1”的認識狀態。“悟性認識”被引入範例研究中,作為高於知性認識、理性認識外的第三層認識能力,也是最高的認識層次。

悟性認知和其他二種認知的本質不同在於:

感性認識,也叫知性認識,是人類最基本的認識能力。感性認識的感官資料來源於外界,通過人的身體器官接受刺激。感官將所感受到的這些刺激傳達到大腦,大腦憑藉感覺作初步的處理,將指令發給各個有關的器官做出反應。知性認知,是思維將感性得來的經驗材料進行處理,所得到的認識。感性認識是人類認識的初步階段,它的特點是,個別性,偶然性,不定性,是最低級的認識,也是人最初始的認識能力。

理性認識是人類較之感性認識處理問題,更高級的認識能力。理性認識的信息來源,雖然也來自感官,但理性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先進行處理。這個不同於感性的區別在於,理性將自己在內心已經建立起來的認識能力,如運用理解和學習到的,結構化的知識結構,重新來組合材料和分析,以試圖理解感官傳遞的信息。 這就是內心後天建立的範疇運用和內省的經驗的運用。理性認識能力高於感性認識能力,因為理性認識,不僅單憑個人的感覺,而且藉助人類文化的成果,如邏輯學,科學已有的結論等。所有基於理性認識所作的決定更科學,更堅實和牢固,更有普遍性和真理性。理性認識是基於知性認知,但又更高級的認識能力,它的特點是將感性材料,用康德的“範疇”概念加以整理,而產生更可靠的知識。

悟性認識,來源於理性認知,又高於理性認知。悟性認知的特點是,它不再依賴理性認知在內心建立的知識大廈,更無須處理感性認知所依賴的外界知識的原材料,而是利用心靈產生出特有的,新的圖像,新的形象,直接進行思維和判斷,用心靈直覺,不是感性直觀,直接抓住事物的本質, 來認識真理。

如果說感性階段的特點是,外界與內心是截然分開的,內心空虛,外界牢固存在;理性認知既向外界尋找知識來源,又向內挖掘內心,篩選合適的規則來整理外界的知識原料,經驗的知識和抽象的知識,得到了統一的話,那麼,在悟性階段,外界與內心不再是兩個分開的世界,也不是一對類似的世界,而是一個完整唯一的世界本身。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詩人的悟性思維。通過詩, 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畫面,而不是語言,更沒有邏輯與規則。但這幅心靈想象的 畫面,無可置疑,直接揭示了詩人的愛憎立場,份外鮮明,又入木三分。藝術家,詩人,美術創作者,多採用悟性思維的方法來表達自己,揭示世界。

就其規定及特點而言,知性、理性認識是“單一”性的邏輯思維,是一個一個方法的嘗試,是“線性思維”方法,所以,知性、理性、甚至包括邏輯認識的核心弱點是不能解釋新發現所需要的認識機制。悟性認知,則是“多線並行”的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混合併用,是在頭腦中的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想象實驗”,它不拘泥於個別的具體實驗操作,最終產生新的形象為結果。悟性認識,是思維“迅速,直接,準確,正確”地抓住事物的本質時,新產生的認知能力的結果的過程。

以上的闡述及論證,說明思維創新是精神世界的一種特殊活動,即“多線並行”的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混合併用,表現了認知關係裡的最高層面,超越了通常的邏輯思維形式,解釋了“如果理性和邏 輯能找到發現的渠道,機器有一天就會取代人腦,人就會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的主體根據。這裡涉及到了思維創新作為一個世界的內在三層關係,正因為如此,也會引出進一步的思考:

一是心靈與頭腦的關係,既然“利用心靈產生出特有的,新的圖像,新的形象”,那麼這些“新”的生成與理性的頭腦,在生活世界的層面而不是在具體學科領域中發生着怎樣關係?

二是直覺與抽象的關係,既然“直接進行思維和判斷,用心靈直覺”,那麼這些“思維和判斷”的直覺與概念判斷、推理演繹的抽象發生着怎樣的關係?

三是邏輯認知與非邏輯悟性的關係,既然“不是感性直觀,直接抓住事物的本質, 來認識真理”,那麼這種非理性、非邏輯性與不能找到發現渠道的“理性和邏 輯”發生着怎樣的關係?換句話說,這種非理性、非邏輯性真的就不要、排斥理性、邏輯嗎?

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解釋,顯然是在整體上理解思維創新所必需的。

其次,該書從內在必然性上給定了思維創新的機制。

思維的本質是創新。但創新的邏輯機制是什麼?創新的功能與重複已知的思維是什麼關係?思維的創新邏輯與已知邏輯是什麼關係?

作為最高層次的抽象思維認識,悟性認識的核心,在於跳出理性認識的“條件”限制,揭示人類“發現的思維機制”。

在《論範例》看來,人們每天都有新的發現,發明和創造,它們來的是如此自然而然,以致於人們無法用現有的邏輯方法來解釋。其實,這種“創新發現”的邏輯機制,不在感性理性中,而是在悟性認識里。

一般在宗教中提及“悟性”,將其解釋為一種突然的“覺醒”或“頓悟”。 悟,字義本身,包含思前想後,百思不得其解的意思。頓,表示突然性,剎那間在頭 腦中發生的事件,而不是通過逐步的推理或證明得到的。範例哲學探索了悟性過程,認為有如下4個階段:

一是思考準備。此階段是盲目的,連續不斷的思考。這種思考,不斷運用已經知道的邏輯和條件,反覆檢查自已對問題的理解是否正確,所要解決問題的集合中各個因素,所有條件都已經考慮到了,套用過了。這種過程重複多次,以致自己終於相信所有可能的嘗試都已經作了,確定無誤, 但問題無解。反覆的思想實驗導致情緒的厭煩,思維於是開始擴大已知條件的集合,大腦開始走出“out-of-the-box”的思維,開始考慮新的假設的環境,配之與新的條件去發現解決方法。

二是臨界激發。此階段是新條件的假設和新解決辦法的生成。激發這些因素是一個類似“通電“的過程,令人瞬間無比興奮。例如,阿基米德發現解決了如何知道金子與其他金屬的比重時所表示的興奮。激發因素需要臨界點的到來,而這個臨界點需要思維的暢通無阻,解決思維中久久存在的堵塞障礙,即條件。阻止的條件也許是多樣的,也許不止一個,也許有更高的複雜性,背後是盤根錯節等情況。 關鍵的問題是,思維必須對這些矛盾的存在,有異常清晰的認識,有非常具體的界定。沒有問題在頭腦的清晰圖像,不可能出現思維的火花的可能。

三是產生媒介。頓悟需要媒介來激發,如同火藥需要雷管來引導點燃。具體在大腦中,是由抽象的問題或困難,形成的“問題形象”。思維對圖像的理解,有比文字理解快速得多的信息處理過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幅圖像值千字”。但這些媒介,是問題的形象圖像,是關於“舊的問題圖像”,如同是思維中的“鎖頭”。開鎖,就是找到“鑰匙”的過程。但沒有鎖的在思維中具體清晰的形象,不可能有鑰匙的,解決問題的關鍵媒介產生。

四是生成新象。新的解決問題的媒介,是新的文字與圖像的不斷轉換和產生的過程。思維每重新假設一個新的環境或條件,頭腦就形成一個新的形象。這種不斷的轉換過程,就如同人們不斷搜索哪一把鑰匙,是能夠“開鎖” 所需要的。正確形象導致開鎖成功,是一個瞬時的過程。因為思維處理圖像功能的迅速所導致。之所以文字不足以擔當悟性頓悟的功能,就是因為文字的理解需要更長的時間。思維對問題形成的形象,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詩句,清楚地告訴了人們社會問題的癥結。當人類找到如何實現公正的方法,同樣也會形成一種正義力量的“金光大道”的新形象,來解決問題。

這四個階段說明了思維創新是一個從盲目發生,到新象生成的涉及原發思考、語言情緒、問題激發、新象呈現的過程,能夠解釋思維創新的衝動性、突發性、激奮性、創建性等特點的根據。

但是,也存在着問題,例如,從思考準備看,既然“此階段是盲目的”,怎麼會不斷運用已經知道的邏輯和條件,檢查對問題的理解是否正確”呢?或者說,這種無意識與意識是怎樣銜接的,是靠什麼東西支撐的?在臨界激發中,“沒有問題在頭腦的清晰圖像,不可能出現思維的火花的可能”,那麼這問題是怎樣觸電生成新條件的假設和新解決辦法的?在產生媒介中,媒介是激發創新的雷管,但作為這個雷管的“問題形象”是怎樣點燃了思維的炸藥的?在生成新象中,雖然賴於 “新的文字與圖像的不斷轉換”,但是這些文字圖像本身不可能生成“金光大道”的。

探索這些背後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是整體理解思維創新所必需的。

最重要的,該書從主體性上提供了思維創新的必然根據。

在把悟性認知作為最高階段、把創新機制視為非邏輯的直觀而發之後,《論範例》論述了思維創新是如何從有限層面發展到無限層面的。

思維創新首先是從機械、有限、相對的個體,上升到新的,在無限個體中的重新確定。那麼,什麼事物,或“介面”,是連繫有限個體和無限個體的橋梁?

這種 “兩種物質是如何聯繫的”這個問題,在笛卡爾哪裡就被提出來了。笛氏找不到滿意的解釋,只回答他們的聯繫是上帝的意圖。

這個界面就是人腦的軟件。軟件是命令的發出者,硬件是命令的執行者。軟件的創造有無限 的可能性,而硬件的功能受客觀外界條件的限制。心靈和肢體的關係,類似於有限之物和無限可能性中的新的意念的關係。思維的無限功能和肢體等外界的聯繫,在於一種 “介面”,和一種“制式轉換方法”的配合,它類似於計算機軟硬件連繫的道理。

0%(0)
0%(0)
  中軍請進 - huixiang 04/08/15 (368)
    這裡的問題,提的也好,也讓人去思考 - zhongjunw 04/08/15 (417)
      這個問題比較大,只能大致說一下 - huixiang 04/09/15 (331)
        哈哈.玄論啊. - GEORGES3000 04/10/15 (315)
        很獨特 - zhongjunw 04/09/15 (364)
          很好的探討. - GEORGES3000 04/10/15 (350)
            轉抄六祖的在此。 - huixiang 04/10/15 (333)
            George你好。這只是抄書。 - huixiang 04/10/15 (379)
              謝介紹.能抄好書此乃第一步... - GEORGES3000 04/10/15 (353)
                George.你這樣感興趣,我再多說幾句。 - huixiang 04/10/15 (388)
                  在這個基礎之上,才有有教無類的考慮?也就是說,它是有條件的. - GEORGES3000 04/10/15 (356)
                  huixiang兄:能否進一步賜教!謝謝!愚洗耳恭聽.  /無內容 - GEORGES3000 04/10/15 (475)
                    賜教不敢。但我可以保證沿着這一線前面還有境界。 - huixiang 04/10/15 (404)
                      謝過.這個內容,還要好好理解. - GEORGES3000 04/11/15 (396)
                      看來兄是修行人 - 風中樹葉 04/11/15 (436)
                        佛說的多,老子說的少,都有說。不立文字,只能別傳。 - huixiang 04/11/15 (400)
                          別傳個什麼?如何自了?  /無內容 - 風中樹葉 04/11/15 (376)
                            別傳不傳,自了自生  /無內容 - huixiang 04/11/15 (371)
                              在打啞謎啊.心不搖,樹不搖. - GEORGES3000 04/11/15 (335)
                                呵呵,說道者如毛,修道者如角。  /無內容 - 風中樹葉 04/11/15 (370)
                                  就是,就是.知道者很多,實踐者很少.  /無內容 - GEORGES3000 04/11/15 (337)
                  你提到的這段 - zhongjunw 04/10/15 (370)
  好文!學習了.隨興說幾句(藍字加注). - GEORGES3000 04/08/15 (380)
    你是好研究的 - zhongjunw 04/08/15 (417)
      我把你這貼轉到了中哲會  /無內容 - zhongjunw 04/09/15 (330)
      復zhongjunw :請進! - GEORGES3000 04/09/15 (355)
        進一步的說明 - zhongjunw 04/09/15 (33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從歐氏幾何中醫理論到H7N9
2013: 我的想法與地球的不同。
2012: 舊中國真的是“一窮二白”嗎?(組圖)
2012: 毛澤東是中國現代科技的奠基人
2011: 申時行:傻zi,再 不說,我快叫不出你
2011: 回遊的海歸:牛氣沖天的俄羅斯博士
2010: 從有理數通過柯西數列構造實數的過程
2010: 轉舊文一篇:牛頓,現代貨幣和抽象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