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 日抗日戰爭爆發,戰前中國共有高等院校108所,其中91所遭日軍的轟炸,財產損失巨大,25所院校因此被迫停辦,繼續維持的僅有83所。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數量也急劇下降。由於日軍的侵略,政府財政狀況極為窘迫。一些政界和教育界人士極力倡導實施戰時非常教育或國防教育,主張中斷正規教育,師生員工應徵入伍,共赴國難。針對這種狀況,蔣介石提出“戰時教育需作平時看”的觀點:“我們切不可忘記戰時應作平時看,切勿為應急之故而丟卻了基本。我們這一戰,一方面是爭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於此時期改造我們的民族,復興我們的國家。 所以我們教育上的着眼點,不僅在戰時,還應該看到戰後。”陳誠更是直接批駁戰時非常教育“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要知道教育是千年萬年的大計,所謂‘百年樹人’,一個國家,要建國,要強盛,就要培養無量數的人才,以為領導,以為中堅”;“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尤其當國家臨到存亡斷續的關頭,成為絕對的需要,這是一個國家最強韌、最可靠的生存力量”。當時的教育部根據以上精神制定了“戰時需作平時看”的辦學方針:“我國高等教育本不發達,每一萬國民中僅有大學生一人,與英美教育發達國家相差甚遠。為自力更生抗戰建國之計,原有教育必得維持,否則後果將更不堪。”抗戰是長期的,各種人才都不可缺少,而戰後的建國事業更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教育不能中斷。這就是當時中國政府的基本決策。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和工程師頒發和追授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當檢視這些元勛的簡歷時發現了一個驚奇的現象,他們當中有很多人的大學教育是在抗戰時期大後方接受的,隨後才出國留學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