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究竟是誰愛智的問題:是人的理性,藝術直覺,還是神。理性看起來玄妙,但卻是這三者中最膚淺的。
D.QU:這句話中的神,在此特定環境中可否直譯為"哲學"?
2.博士帽的車載斗量,藝術天才鳳毛麟角,和修道者蹤跡全無的對比,很明白地說明了這一點。
D.QU:謝君借喻,加深了理解.
3.理性需要一個起點,這個起點不適用,就全盤皆輸。人類的希望,在於開放性,如果是封閉的,那麼沒有希望可言......
D.QU:人類對自然現象之背後揭示之後,還有一種權威之慣性,儘管後人有可能找出第二種解釋,但很可能被封殺.
4.所以我們最好希望理性沒有一個絕對的起點,而是有幾種可能。但不管有多少種可能,人只能選擇其一。這就引起了你的第二個問題,人所選的那種可能與其他可能相比怎麼樣,為何這麼選。這裡隱含着人能夠選擇,也就否定了理性的回溯可以達到一個絕對的起點。
D.QU:能否理解為:這就是一個"識"的問題.偉人與凡人之區別也?
------------------------------------------------------------------------------------------------------------------------------------------
George請進 |
|
送交者: huixiang 2015月05月04日22:01:0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
回 答:很有意思的話題.學習了. 由 GEORGES3000 於2015-04-30 01:02:27 |
|
你這些思考,是有一些真在裡面的。
哲學是對開放性的問題的回答。這個開放性從愛智的提出,就留下了,這就是究竟是誰愛智的問題:是人的理性,藝術直覺,還是神。而科學一般而言,回答的是封閉性的問題,即使沒有嚴格的框架,無系統也可以。科學產生知識,但知識是過去的,知識不等同於智慧,智慧只能在將來的新的情形中才能展現,薩特已經接觸到了這一點。理性看起來玄妙,但卻是這三者中最膚淺的。博士帽的車載斗量,藝術天才鳳毛麟角,和修道者蹤跡全無的對比,很明白地說明了這一點。理性需要一個起點,這個起點不適用,就全盤皆輸。人類的希望,在於開放性,如果是封閉的,那麼沒有希望可言,莊子說關在籠子裡的雞,神雖旺,不善也;對理性成就沾沾自喜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最好希望理性沒有一個絕對的起點,而是有幾種可能。但不管有多少種可能,人只能選擇其一。這就引起了你的第二個問題,人所選的那種可能與其他可能相比怎麼樣,為何這麼選。這裡隱含着人能夠選擇,也就否定了理性的回溯可以達到一個絕對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