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跟帖
你這段話是捅在阿是穴上了。
送交者: 道還 2016月05月22日13:28:4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跟老先生探討一下西學究竟 於 2016-05-22 07:39:33
討論國學到這個地方,就我所知的狹隘範圍,反應仍然是“阿是”,也有些年頭了。痛覺過後,應付的方式很多,顧左右言他是日漸衰微的專業國學的常態(也是就我所知的狹隘範圍來看),拿來主義,有人甚至連換個祖宗的藥方都開出來了。但換個祖宗比較煩難,愚民就是表面點頭,打心眼裡也是不肯的,所以國學從未被根除過。



拿來主義很實用,這是百多年來,中國弄得四不象的主因。用個學步的比喻,拿來的東西有的是真東西,有的是拐棍,有的是假肢,有的是增生,把這些東西一股腦器官移植過來,這樣的社會不分崩開來,能爬着走就很不錯了。文化類似於藝術,沒聽說過臨摹的能超過正品。能維持着中國社會文化不分崩,還能往前爬的,我認為是國學,這是生息所在,孔子不時被抬出來不是沒有原因的;而科學不是,與其努力地使拐棍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不如鍛煉身體。



國學裡有科學的對應的位置,不是重視國學就必須壓制科學,現在國學幾乎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任何壓力了;國人搞科學的看不起國學,更不肯試圖了解國學,是更常見的。但回到家,又不能在家裡用科學這一套,也學不慣西方那一套,這個彆扭,是羨慕西方的中國人的阿是穴,有人被點到了,就更加痛恨國學。中國人拿來科學很快,但科學需要文化這個底盤托住,才能有所發展。舉例來說,計劃科學,固然可以造出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但科學發展,解決已知問題總不如提出未知問題來得根本。國學是研究底盤的一種學問。



國學中科學這部分不發達,是歷史現實。我認為,只有先解決了科學在國學中位置,即中國傳統和民間文化與科學有機地銜接起來的內部機制,然後中國人才能有真正的科學;而不是像假肢一樣,沒有筋骨血肉,也就沒法生發。歷史已是如此,抱怨是無能為力的,抱怨之後沒有對國學和科學關係的認真研究,這樣的抱怨沒有也罷。



科學帶來的利益,很容易看到,中國人為什麼有了那麼多萌芽狀態甚至相對發達的技術,卻不將其推到極限,發現背後的科學?這個問題是個關鍵問題。但我發現換個提法,更容易得到啟發:為什麼在西方,科學利益能夠壓倒西方傳統文化和勢力——後者更重要,得到突破?西方一些歷史學家已經討論過這些問題了,似乎中國研究此方向的學者沒有重視到從中論證出個結論的程度(又是就我所知的狹隘範圍來看)。或者中國人認為科學在西方就是自然而然地就發生了的,天經地義。我倒是得到一點兒不甚成熟的結論,足以讓我放心去搞我最感興趣的國學這一邊的問題。因我是人微言輕的草根族,不是能有什麼影響的老先生,對於科學問題,我寧願等着專業人士研究出結論來。



講個國學和科學關於“不知為不知”的笑話:對於不知,科學家很有勇氣說:“我不知道”。有時這並不是誠實,尤其是他追着你跟你說“我不知道”的時候。論文就在抽屜里,他也這樣說,因為他接着可以說:“你投錢給我呀,然後我發論文,我們就都能知道了”。而對於國學,尤其倫理的部分,就很少有人這樣講,因為他這麼一說,別人就會很驚訝:“那你還活着幹啥”?一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地球災難史與機遇圖解(7)小行星撞地
2013: 治療陽萎、增強性慾和生殖力的方式是極
2013: 對國內封網的看法:馮勝平
2012: 私有化的終極目標——“資產世襲”制度
2012: 錢鍾書:一條世故變色龍?(zt1)
2011: 不要放過這個對華人種族歧視的UCSD的教
2011: 數學悖論和量子佯謬揭示科學危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