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帖子被多人讀了,但反應(結果)不一?這似乎並不違反邏輯。
順便與道還兄討論。有感亂發m也許超出原文。
邏輯也好,歐幾里德的點線面體,三角形正方體,數字1,2,3,4,5和算數2+3,畢達哥拉斯/勾股定理,整個現代數學和數理邏輯,以及牛頓力學電動力學薛定諤方程相對論E=MC方,等等等等,都是人發明的工具(龐加萊語)。它們即不是大自然中石頭剪刀布那樣脫離人類主體之外的客觀實存,也不是“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那幫哲學孔乙己們宣稱的超越時空大爆炸的柏拉圖空間中的完美理型。換句話說,如果人類不存在,這些概念,方法,體系,理型等等,與人類創造的秦磚漢瓦一樣,也(將)不存在。
所有這些人類思考的工具,都是基於對自然界的降維指代(胡塞爾稱之為“抽象表象”)。否則人類有限的大腦細胞,蝸牛般的相互交流方式等等根本不能對感知表象中的自然進行思考,記憶,和互相交流。而邏輯悖論則不過是當感知表象中的問題超越了抽象表象中概念的自由度之外後自然而然的結果。換句話說,、自然之物(或其感知表象)並不是理型的近似。恰恰相反,理型是自然之物的降維近似。
而上帝(或者自然本身)根本不需要這種降維指代,不需要抽象。換成上帝視角,忒修斯之船(或者胡塞爾的粉筆)在任何時刻都不過是時空中億萬個自由度的一部分而已。上帝能夠思考,記憶,表達,理解這個部分所有自由度各自的前世今生,根本不需要降維指代。上帝不必考慮下一時刻由這億萬自由度組成的結構(船或河)是否還是之前的那個存在。在上帝的觀察和思考中,如果那條船被重新組合為兩條船(或者胡塞爾的粉筆變成了半截粉筆和散落的粉末),並不存在判定“哪只船是原來的忒修斯之船”這種命題悖論。因為上帝所觀察和思考的是船上每一個部分的龍去脈,而並不用將其降維抽象到一個能使用同一律的指代。
人類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世界觀強加在造物主或自然界的身上。比如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亞山上的諸神們就是腳踩人類創造的馬拉戰車,手握人類發明的長矛短劍的“超”人。荷馬再有想象力,也沒想到讓諸神去駕駛F35,手握馬克心。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而時代更限制了人類的想象。將邏輯,體系,分析,幾何,數學,物理定律,等等的近代科學想象為造物主之作,想象為柏拉圖空間之中的實存,則正是這個時代限制我們想象的那道無形的藩籬(忘了原文出處,大概是胡塞爾的《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附註:
康德大概最早認識到算數不是超脫於人類的存在(康德之前100多年,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的第三沉思中也曾追問算數的本質,不過話說了一半由縮了回去)。在康德那裡,算數(比如7+5=12)屬於“先驗綜合判斷”,簡單滴說就是人類降維思維(康德叫認知範疇)之中才具有意義且普遍必然的邏輯。可惜康德只闡述了算數的普遍必然是“如何可能”,並沒有闡述為什麼算數不是獨立於人類的外部實在,因為數學在那個年代給人的印象確實不過是種人類創造的工具。到了19世紀末,近代數學和從伽利略開始的現代科學已經取得完勝。所以,在羅素,佛萊德,甚至絕大多數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那裡,康德的直覺觀反而成了對夏蟲語冰一樣的匪夷所思,甚至荒謬無知。這就不奇怪在那套史上最爛的哲學史書中(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康德被描述成了數學,科學,甚至哲學盲。
胡塞爾重新闡明康德的概念(註:胡塞爾最初並沒有讀過康德,所以是從心理學角度討論。直到10幾年後才重新從現象學出發)之後,甚至到哥德爾邏輯地證明了邏輯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失敗,數學體系不過是人類因襲的權宜工具而已(哥德爾本人從數學柏拉圖主義轉向胡塞爾的現象學)之後,200多年前康德將算數劃分為綜合先驗判斷的闡述才畫上完美句號。
維特根斯坦前期也是自然主義者,分析哲學的使徒,但其後期走到分析哲學的徹底對立面,認為哲學不應該是構造體系,不應該迷信邏輯思辨,而應該是對邏輯本身的追問,對邏輯藩籬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