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帖子被多人读了,但反应(结果)不一?这似乎并不违反逻辑。
顺便与道还兄讨论。有感乱发m也许超出原文。
逻辑也好,欧几里德的点线面体,三角形正方体,数字1,2,3,4,5和算数2+3,毕达哥拉斯/勾股定理,整个现代数学和数理逻辑,以及牛顿力学电动力学薛定谔方程相对论E=MC方,等等等等,都是人发明的工具(庞加莱语)。它们即不是大自然中石头剪刀布那样脱离人类主体之外的客观实存,也不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那帮哲学孔乙己们宣称的超越时空大爆炸的柏拉图空间中的完美理型。换句话说,如果人类不存在,这些概念,方法,体系,理型等等,与人类创造的秦砖汉瓦一样,也(将)不存在。
所有这些人类思考的工具,都是基于对自然界的降维指代(胡塞尔称之为“抽象表象”)。否则人类有限的大脑细胞,蜗牛般的相互交流方式等等根本不能对感知表象中的自然进行思考,记忆,和互相交流。而逻辑悖论则不过是当感知表象中的问题超越了抽象表象中概念的自由度之外后自然而然的结果。换句话说,、自然之物(或其感知表象)并不是理型的近似。恰恰相反,理型是自然之物的降维近似。
而上帝(或者自然本身)根本不需要这种降维指代,不需要抽象。换成上帝视角,忒修斯之船(或者胡塞尔的粉笔)在任何时刻都不过是时空中亿万个自由度的一部分而已。上帝能够思考,记忆,表达,理解这个部分所有自由度各自的前世今生,根本不需要降维指代。上帝不必考虑下一时刻由这亿万自由度组成的结构(船或河)是否还是之前的那个存在。在上帝的观察和思考中,如果那条船被重新组合为两条船(或者胡塞尔的粉笔变成了半截粉笔和散落的粉末),并不存在判定“哪只船是原来的忒修斯之船”这种命题悖论。因为上帝所观察和思考的是船上每一个部分的龙去脉,而并不用将其降维抽象到一个能使用同一律的指代。
人类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世界观强加在造物主或自然界的身上。比如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们就是脚踩人类创造的马拉战车,手握人类发明的长矛短剑的“超”人。荷马再有想象力,也没想到让诸神去驾驶F35,手握马克心。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而时代更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将逻辑,体系,分析,几何,数学,物理定律,等等的近代科学想象为造物主之作,想象为柏拉图空间之中的实存,则正是这个时代限制我们想象的那道无形的藩篱(忘了原文出处,大概是胡塞尔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
附注:
康德大概最早认识到算数不是超脱于人类的存在(康德之前100多年,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的第三沉思中也曾追问算数的本质,不过话说了一半由缩了回去)。在康德那里,算数(比如7+5=12)属于“先验综合判断”,简单滴说就是人类降维思维(康德叫认知范畴)之中才具有意义且普遍必然的逻辑。可惜康德只阐述了算数的普遍必然是“如何可能”,并没有阐述为什么算数不是独立于人类的外部实在,因为数学在那个年代给人的印象确实不过是种人类创造的工具。到了19世纪末,近代数学和从伽利略开始的现代科学已经取得完胜。所以,在罗素,佛莱德,甚至绝大多数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那里,康德的直觉观反而成了对夏虫语冰一样的匪夷所思,甚至荒谬无知。这就不奇怪在那套史上最烂的哲学史书中(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康德被描述成了数学,科学,甚至哲学盲。
胡塞尔重新阐明康德的概念(注:胡塞尔最初并没有读过康德,所以是从心理学角度讨论。直到10几年后才重新从现象学出发)之后,甚至到哥德尔逻辑地证明了逻辑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失败,数学体系不过是人类因袭的权宜工具而已(哥德尔本人从数学柏拉图主义转向胡塞尔的现象学)之后,200多年前康德将算数划分为综合先验判断的阐述才画上完美句号。
维特根斯坦前期也是自然主义者,分析哲学的使徒,但其后期走到分析哲学的彻底对立面,认为哲学不应该是构造体系,不应该迷信逻辑思辨,而应该是对逻辑本身的追问,对逻辑藩篱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