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又是端午節。屈原除了給後人留下了《離騷》這首不朽的詩篇,還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韻味悠然、懷思無限的節日。這個節日感染了是如此之強烈,連韓國人和日本人都搶着過,韓國人甚至還恬不知恥說這個節日是他們的。
每到今天,全國有江的地方,都賽龍舟,粽子則是一年四季都吃,只是今天吃得更講究而已。不過粽子太象徵性了,乾脆借這個節日到餐館大吃一頓的更是司空見慣。有多少人還願去思考屈原當年今日內心有多少憂國憂民的無奈?又有多少人能想象出屈原憤與汨羅江共生死的慘烈?死是人生最難,人不畏死,必有更難之事。
毛澤東乃楚人,故在詩文中沒少提到過屈原這位古代的老鄉。網上還查到他幾幅書法,有少年時的工筆小楷和後來的行草,都是抄錄《離騷》的章節,貼來與墨友共享,也算是對屈原的一絲紀念吧。
下面這兩幅是工筆小楷,屬歐體。網上資料說為毛澤東1913年所寫,時年10歲。可見老時年間,咱們中國的私塾里對書法是極為重視的。
譯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下面這四幅乃行草,當為毛澤東晚年所寫。
譯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