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11):仰望主耶穌,進入安息 |
送交者: beiqian 2013年02月14日09:22:03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第四誡: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我們應當敬畏,敬愛上帝,使我們不至輕看主的話和所傳的道,但尊奉為聖,甘心樂意地聽從學習。 (摘自馬丁·路德《基督徒小問答》) 希伯來書四章 馬太福音十一章 詩歌: 《安靜》 隱藏我,在你翼下;護庇我,在你大能手中 每當驚濤駭浪衝擊時,我與你翱翔風暴之上 守安息日不是七天之中只守那一天,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隨時進入主耶穌基督的安息,這安息日的原則必須滲透到每一天的生活中,這是主所應許要賜給我們的。 一)誰是勞苦擔重擔的人? 耶穌說:“凡是勞苦,擔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吧,我要讓你們得到安息。你們要負起我的軛,向我學習,因為我內心溫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給自己找到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合適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章28-30)” 首先我們要知道誰是勞苦擔重擔的人,那些不把上帝當上帝,活在自我裡面的人,這樣的人會勞苦擔重擔。希伯來書提到,不信的人不能進入安息(希伯來書三18,四3),不把上帝當上帝就是不信上帝。不信有兩個原因,一定要處理:一是罪,二是生活的重擔和壓力。這兩件事會迫使我們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用上帝帶領的方式,壓力便因此而生。 二)仰望耶穌,得着安息的信心 希伯來書十二章1-2節說:“我們既然有這一大群見證人,好像雲彩般圍繞着我們,就應當除掉各樣的重擔和容易纏住我們的罪,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前面的賽程,注目於那位信心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他因為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視羞辱,忍受十字架的苦難,如今坐在神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是在處理不信的問題。要脫去各樣重擔與纏累的罪,惟一的辦法是仰望耶穌。如何仰望耶穌呢?有以下二方面: 1)透過主耶穌,看見上帝的豐富 “凡是勞苦,擔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吧,我要讓你們得到安息。(太十一28)”主耶穌站在上帝的地位,邀請我們進入上帝的豐富裡面。除非我們透過主耶穌看到父上帝的豐富,否則我們無法得安息。安息是從上帝來的,是上帝的邀請,上帝有一切的慈愛、能力與豐盛。 2)學習主耶穌的柔和謙卑 主耶穌說:“你們要負起我的軛,向我學習,因為我內心溫和謙卑。(馬太福音十一29)”這裡,是主從人的角度,來教我們如何得着上帝的豐富。何謂柔和謙卑?就是不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生活;如同耶穌本有上帝的形像,卻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強奪就是把持不放)。謙卑並非因自己“沒有”,而是“有”,卻不活在自我堅持中;或者,在“沒有”時仍然堅持上帝所堅持的,放下老我的堅持。重點不在於外在的“有”或“沒有”,而在於“放下老我所堅持的,堅持主耶穌所堅持的”的心態。 人們一旦堅持自我,就必定會勞苦擔重擔;因為脫不去自己的罪,抓住自己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罪,從而我們會勞苦且擔重擔。所以,我們要抓住馬太福音十一章28-30節這段經文的應許,透過耶穌,看到上帝的豐富;透過耶穌,看到一個真正柔和謙卑的人的樣式。主把這兩個方面向我們顯明了,以致我們有可能進入安息中。 信心的路,或者安息的路,乃是看見上帝的豐富,放下自己的堅持;接受主的豐富,這是得安息的秘訣。由此,信心的步驟有二,一是放下,二是接受;也就是放下自我,接受上帝的豐富,並且把守安息日的精神帶到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如此,我們才會不被生活的重擔,壓力以及罪所壓垮,才會真正得着安息。 獻上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求禰光照我,讓我看見在禰裡面的豐富,因為這豐富是禰早已預備賜給我的。主啊,我願意放下自己的堅持,來接受主的豐富,一周七天中,不是只有安息日當天才如此行,我祈求主幫助我,將守安息日的精神,帶到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這樣我才會真正得安息,不被生活的重擔,壓力以及罪所壓垮。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禱告(2):讓上帝作上帝 禱告(3):不可拜偶像 禱告(4):脫離偶像的轄制 禱告(5):脫離算命,邪術的轄制 禱告(6):勝過“屬靈的外遇”(拜偶像)的試探 禱告(7):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 禱告(8):真實的禱告 禱告(9):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禱告(10):學習守主日,得安息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2: | Dandelions:其實我們也可以活的和 林 | |
2012: | Jeremy Lin太牛了!看他打球真是享受! | |
2011: | 聖殿浮雲 | |
2011: | 世 界 | |
2010: | 懶羊羊: 大家,情人節快樂 | |
2010: | 清華文藝社團出身的知音老師 | |
2009: | 神人合一 | |
2009: | To 真實話語 5: 生命之靈的律的釋放 | |
2008: | 教會有不同的異象 | |
2008: | 教會意識與教會成熟 | |